《从南京看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日期:2025-11-23 浏览:

11月19日夜,江苏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塔灯火通明。夜晚,无人机编队在天空盘旋,勾勒出和平鸽、长江波涛、城市剪影等图案。中外青年携手唱响《文明互鉴,青年当领航》。 “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19日启动。来自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的友好城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的市长和代表将分享城市管理经验,探讨城市发展趋势,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滨水城市绘就了一幅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共生中国风潮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将生态放在第一位的发展。南京的生态实践为世界各地城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绿色解决方案”。 “看,无情的海豚!” 11月20日,游客登上长江巡逻船,了解附近没有江豚的种群动态。当无情的江豚跃出水面时,船上的尖叫声不断。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生态“活指标”,长江江豚在南京市区中心区的高出露率,证明了南京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惊人成就。为了保护江豚,南京实施了岸线修复、污染治理、十年禁渔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长江生物多样性的持续恢复。”长江让我想起了多瑙河。河流,就像我回到了家一样。”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市市长扎科·米钦感慨地说。“南京的发展证明,城市发展不必牺牲自然,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和南京一样,我们也有一条‘母亲河’——科罗拉多河。”墨西哥墨西卡利旅游和会议局局长玛丽亚·穆里略表示,南京在河流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科罗拉多河三角洲修复借鉴。从江豚免费保护区到绿色工厂,南京的生态实践涉及多个领域。在南钢集团智能运营中心,16K超高清大屏上,“数字工厂”实时呈现冶炼、纺纱全过程,“智能能源管理平台”清晰记录水、电、空气、燃气的产生和回收情况。碳素集团五年排放强度下降38%,成为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典范化。它的转型发展给意大利科莫市市长亚历山德罗·拉皮内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企业尊重环境,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南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1月21日发布的《南京市江河城市发展共识》指出:“遵循开放包容理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德国迪特福特市市长贝恩德·迈尔表示:“长江生态保护的突出成果值得世界认可。”文化交流,忘却共鸣纽带 11月1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点球大战在南京雨花台中学的绿茵场上打响。来自多国的市长与学校小运动员们同台竞技。 “伟大的!” “目标好!”精彩的射门和扑救吸引了人群的关注。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赛后,高二学生张伟钦向外宾展示了蓝色球衣,为这次体育交流写下了友谊的音符。 “足球领域的合作就像城市之间的合作一样,需要信任、合作和尊重。”埃及外交委员会成员穆罕默德·赫加吉表达了本次对话的深刻意义。此次活动,从绿野到老街、奴隶,从非遗工作坊到文化沙龙,形式多样的交流让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加深了解。嘉宾们登上中国门瓮城,观赏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在南京城墙博物馆,游客了解明长城的历史、文化和保护状况。托马斯·希姆莱 (Thomas Himmler),迪特夫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德国的urt,第三次访问南京。他说:“我很高兴参与促进德中文化交流,南京的历史文化我做了衣服。”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公元14世纪,历时28年建成。现存城墙25.091公里。近年来,南京打造了包括遗产监测、精细化管理、展览展示、活化利用等多模块的创新保护利用模式。意大利罗马二区文化事务议员法布里奇奥·鲁福首次访华。 “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的记忆。”在南京小西湖的历史长河中,游客们曾聚集在文化遗产工坊的非遗展示前,领略秦淮灯的独特之美。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工作委员会主席甘天禄拿出他拿出手机,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顾业良展示了自己的珍贵礼物——精美的秦淮灯。顾夜凉承认,“这是我的作品!”一份送心的礼物,连接着两座古城之间的文化纽带。今年恰逢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严天禄动情地说:“600多年前,郑和离开南京来到马六甲,带来了和平与贸易;今天的对话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纪念。”敬业人民,建设现代化人文城市 在南京小西湖历史街区入口处,一棵古银杏树静静伫立,金黄的叶子随风舞动。树下,一块特殊的空心地砖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为树根保留呼吸和生长的空间。 “改造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尽量少干预的原则,哪怕是一棵树、一堵墙、一口井,都应该保留。”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宁向嘉宾介绍。看到小西湖片区改造的成果,何家吉表示:“如果说当今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面临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那么南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完美答案。”小西湖片区的微更新模式,生动诠释了南京建设创新、宜居、美丽、现代化的城市。与大规模拆迁、大规模建设不同,南京坚持“最小干预、最大尊重”,将区域划分为127个更新单元,由政府出资对建筑结构进行修复,并引入设计工作室配合运营。实现业主有自己的房屋,使用者有自己的财产。 “收入”;共享庭院和公共厨房的设计改善了居住条件,灯光工作室、咖啡馆等商业激活了街区的活力。“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社会关系的重建。”意大利罗马第二区区长弗朗西斯卡·德尔·贝洛对这一城市发展理念深表认同,“罗马也有大量的历史街区。南京推动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离不开居民的深度参与。这种共建共治的形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人民的城市是人民建设的,镇城是为人民服务的。 2016年以来,南京启动全市城保工程“颗粒还库”项目,累计回收砖块60万余块。回收利用,既保证了城墙的修复,又弘扬了与文化相关的文化理念。人民。南京的做法提供了新思路。在11月21日举行的“世界市长对话”活动上,扎科·米钦根据多瑙河更新期间居民的口述历史,分享了诺维萨德恢复水井位置的故事。 “只有尊重集体记忆,才能让公众认知。加强城市之间的友好交流,在互学互鉴中启迪智慧,在交流交流中加深友谊,在共赢共同繁荣中开创未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市长恩西哈菲拉·拉兰贾表示:“我很荣幸参加这次活动。”我从南京看到这座城市如何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记者王汉超、尹晓宇、白光迪参与采访)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