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向”:粤港澳“三联”奠定全运会基础

日期:2025-11-06 浏览:

客轮驶过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大桥。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第十五届全运会自行车(公路)比赛将于11月7日至9日举行。在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中,运动员将从珠海出发,经澳门大桥经香港到达澳门凼仔,再经港珠澳大桥到达珠海横琴,最后返回珠海市,全程2公里。 “半天的比赛跨越三个区域,选手车轮所行驶的每一寸道路都记录着三个区域的配合。”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第十五届全国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黄明忠说。港珠澳大桥(10月19日拍摄,无人机拍摄)。港珠澳大桥是全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的经过地。它连接了该系列粤港澳三地。新华社记者 毛思谦 摄 第十届全运会和特残奥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分别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和12月8日至15日举行。这是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香港、澳门首次主办全运会。自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通车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上午8时,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旅客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总数超过1942万辆。港珠澳大桥客运班次再创新高,广深港高铁建成通车,全球跨海深中走廊一期工程竣工通车……近年来,大湾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受到湾区的伤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动脉”。粤港澳大湾区已有6条跨江跨海通道建成通车,特别是虎门大桥于1997年建成通车,黄埔大桥于2018年建成通车,南沙大桥于2019年建成通车,深圳-中黄茅跨海通道于2024年建成通车。今年10月30日,T3航站楼和广州白云第五跑道竣工通车。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启动“五跑道+三航站楼”运营,成为中国首个拥有5条商业跑道的民航机场。枢纽运力水平再次跃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机场群加速发展区域。 10月30日,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外,一架客机在远处降落。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本届全运会的两个跨界项目充分体现了三地的“难衔接”。珠海主办的公路自行车线路覆盖珠海、香港、澳门。首次采用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这是第十五届全运会唯一连接粤港澳的标志性赛事。深圳主办的田径马拉松将通过深圳湾大桥穿越深圳和香港。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马拉松赛事。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香港事务协调办公室主任杨德强表示,这些跨境赛事的每一个环节,从比赛路线的设计,到运动员、观众和车辆的快速通关,都需要共同规划。g 三个地区政府的密切合作。在此过程中,三个区域的“软连接”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港澳协调部副部长张志华表示,公路自行车选手在230公里的赛道上六次穿越港珠澳大桥三口岸,全程不间断,全程可享受“无刹车”通关体验;在深港马拉松上,运动员们跑过深圳湾大桥时,可以一步跑遍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 “我们正在密切配合,优化路线、组织比赛、行政相识、信息交流,让运动员们能够毫无意义地过关,体验‘极限速度大巴’第一赛段。2025年6月21日,青少年在横琴天目河上进行划船训练。新华社记者毛思前摄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跨区域合作模式提升了大湾区整体竞争力,促进了大湾区人文交流,达到了“心连心”的效果。粤港澳“三向冲” “通关联通人心”张志华介绍,口岸为参赛代表团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随团进出”、“随到随走”;对持票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用”,实现“一卡在手”。可以走了”。广东现代笔教练马拉松协会带领广州中皇港澳儿童学校的学生进行慢跑训练。新华社记者 南晓 摄 在迎接活动的过程中,粤港澳民众充分感受到了湾区融合的美好。今年,约500名粤港澳青少年参加了在南沙举行的全运健康跑活动。李祖伟,香港顶尖运动员,前香港田径代表队队员,现任香港田径锦标赛800米纪录保持者。 “内地的体育文化内涵很深,每次跑步,我都感觉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着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年轻朋友们比赛,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也加深了我们的国家认同。”李祖伟说。澳门青年谭嘉文贝尔相信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促进三地在体育、人文、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也促进三地青少年之间的情感联系。他说:“粤港澳的朋友们一起奔跑、嬉戏、互相鼓励,充分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精神,早早出发。”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